清明話養(yǎng)生 健康“清”出來
來源:濰坊晚報 發(fā)布時間:2023-04-07 15:38:04
清明,是春季的第五個節(jié)氣,處于仲春與暮春之交。俗話說,“清明斷雪,谷雨斷霜”。清明節(jié)過后,早春時節(jié)乍暖還寒的現象基本結束。那么,清明過后如何養(yǎng)生?4月5日,記者采訪了濰坊市中醫(yī)院臨床營養(yǎng)科專家,并為市民推薦了幾種養(yǎng)生藥膳。
疏肝氣
立春之后人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,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。因此,清明時節(jié)是養(yǎng)肝的好時機。為了使陽氣更好地生發(fā),在清明時節(jié),人們應有意識地順勢而為調整作息。上午7時至9時為胃經最旺的時間段,如不早起,會導致陽氣欲發(fā)而不能發(fā),化為內火影響心肺及腦,可引起心燥、熱喉干、頭昏、目濁等不適。
清明節(jié)后進入暮春時節(jié),氣溫升高,人體也因陽氣升動而向外疏發(fā),體內外陰陽不平衡,氣血運行波動較大,故應慎食“發(fā)物”,如海鮮、羊肉、公雞、香菜、茴香、大蔥、生姜、白酒等,防止誘發(fā)舊疾。
可適當食用紅棗、枸杞子、豆制品、魚肉等補血養(yǎng)肝的食物,以及薺菜、菠菜、油菜、芥藍、芹菜等和中通腑的食物。清明時節(jié)還是飲茶的好時機,不妨每天喝上一杯養(yǎng)生花茶,如菊花茶、玫瑰花茶、金銀花茶、茉莉花茶等,有利于清暢肝氣。
順心氣
清明節(jié)祭拜祖先時,很多人會睹物思人,產生悲傷抑郁的情緒,難以走出,累及于心。古往今來,人們常把祭祖掃墓和郊游踏青結合起來,就是為了避免憂思傷身,在追思先人時又能鍛煉身心。
若感到心氣不順,可以在小區(qū)里轉轉,或者去公園、河邊走走,呼吸一下新鮮空氣,放松身心。
清腸氣
傳統(tǒng)中醫(yī)觀念中,依據五行理論,肝木克脾土,肝經應春氣而旺。常言道,過猶不及,肝氣過旺易傷脾胃,容易壓制脾胃之氣,造成肝強脾弱的狀態(tài)。對于清明時節(jié)吃寒食和青團的傳統(tǒng)習俗,也要因人而異,適量食用。
清明后可以適當選用一些清腸道的食物,比如西蘭花、洋蔥、大蒜、豆類、海帶、黑木耳等,避免出現胃腸積滯的癥狀。
祛濕氣
清明處于冷空氣與暖空氣交替相遇之際,空氣濕度明顯增大。此時,要祛除濕氣,增強身體抵抗力。
清明前后正是艾草生長茂盛之時,用艾草泡腳能祛濕散寒,促進身體血液循環(huán),也可搭配生姜一同使用。祛濕穴位大多分布在下肢,比如豐隆、足三里、承山等穴位。
每年4月份,我市大部分地區(qū)氣候干燥。干燥的氣候易傷人體津液,出現皮膚干燥、咽干、口干等癥狀,飲食上可適當食用養(yǎng)陰、潤燥之品。
食材推薦
1.藥食同源食材推薦:
薄荷、桑葉、山藥、玉竹、百合等。
2.普通食材推薦:
豌豆、生菜、萵苣、油麥菜、花椒芽、草莓、芒果、雞肉、鱖魚等。
養(yǎng)生藥膳
●桑菊明目茶
材料:
桑葉5g,菊花5g,桑葚5g。
做法:
將桑葉、菊花、桑葚洗凈,開水沖泡數分鐘后即可。
功效:
疏風清熱,滋陰潤燥。桑葉味甘、苦,性寒,入肝、肺兩經,有清熱解表、清泄肝火的作用,與菊花同用,輕清靈動,疏散上焦風熱,養(yǎng)肝明目;桑葚味甘,滋補陰血,明目生津。桑菊茶飲口味清甜可口,適合在春季飲用。
●山藥燉雞
材料:
鮮山藥100g,百合10g,枸杞子10g,跑山雞1只,生姜、食鹽適量。
做法:
將雞洗凈、焯水、剁塊,山藥洗凈切塊,百合、枸杞子洗凈備用。
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,將雞塊及生姜放入,轉小火慢燉1小時后,加入山藥塊、百合、枸杞子,繼續(xù)小火慢燉30分鐘之后,關火調味即可。
功效:
補脾健胃,滋陰潤肺。山藥健脾益氣、補肺益腎;枸杞子滋肝補腎、明目潤肺;百合潤肺止咳,清心安神。此藥膳對于春季脾胃氣虛、肺虛、咳嗽的患者尤為適宜。
責任編輯:邢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