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2023年12月30日下午,一股最強“暖流”來襲,“感動濰坊”人物頒獎典禮在市廣播電視臺舉行,楊守偉、楊智忠、薛華、王連霞、崔小國、張軍橋、婁磊磊、陳新、劉向東、趙霞、鄭和平,一個個閃亮的名字串起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,至誠至美、向上向善的力量直抵人心。
榜樣力量,更好濰坊。他們是941.8萬濰坊人民的典型代表,是近三年來各行各業(yè)敬業(yè)奉獻、助人為樂、扎根基層的“感動人物”代表。他們從心出發(fā),用愛定義生命,以小我之力成全大我,筑起了濰坊這座城市的文明新高度。
他們,何以感動濰坊?
世間有一種人叫好人,城市因為有了他們,心與心的距離不再遙遠。
濰城區(qū)城關街道十笏園社區(qū)居民崔小國只是一名普通的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,在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,不忘悉心照料身患殘疾的獨居老人陳勝華,待他如親哥,25年如一日。
“我剛開始以為他來幾天就不來了,沒想到這一來就是25年,一天都沒有間斷過。”陳勝華淚眼婆娑。崔小國宛如一束光,照進了陳勝華的內(nèi)心,帶給他希望與溫暖。在崔小國的悉心照料下,陳勝華不僅每天讀書看報充實自己,還學會了一技之長——配鑰匙,為社區(qū)居民提供幫助。
流年里的相守,困苦中的相牽,道是粥粥飯飯,最難月月年年。人的生命有限,愛卻無限。
在昌邑市飲馬烈士陵園里,長眠著720位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。這里,也是退伍軍人楊智忠老人默默守護了23年的“家”,他自費遍訪大江南北多處戰(zhàn)役遺址,為陵園里56位烈士找到了家人和故鄉(xiāng),并且還在不斷地尋找中。“陪伴守護好英烈,把他們的英魂送回家,是對革命先烈的緬懷與致敬,只要我還活著,就會一直做下去!”楊智忠說。
何以感動濰坊?他們把答案刻在了奉獻中。
真正的幸福,
是用愛點亮生命
向往幸福,人之天性,但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幸福?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。
一聲“媽媽”不可辜負!作為1000多個孩子的媽媽,今年53歲的楊守偉從把一個個“沒人要”的孩子抱在懷里,用愛喚醒生命,到有教無類托舉成長,再到點亮他們的未來,20多年來,她用言行詮釋著“人間至善是母愛”。
“有些孩子雖然不能說話、不能動,但每當我走近他們,抱起他們,都會發(fā)現(xiàn),他們的眼里會發(fā)出光。為了這點光,我愿意繼續(xù)傳遞所有愛、付出所有愛。”從事孤殘兒童護理工作的楊守偉語氣堅定,從她身上可以讀出的幸福定義是愛,誠如斯言“謝謝你們叫我媽媽,給我這么好的人生”。
感動,不只是來自驚天動地的壯舉,平凡生命的堅守奉獻,亦能如暖陽一般和煦,似果實一樣甜美,直擊人心最柔軟處。
“和平年代,我們的戰(zhàn)場無處不在,每一次災害事故中的英勇逆行,每一場濃煙烈火中的生死救援,肩負的重大使命擔當使我驕傲。”今年41歲的婁磊磊現(xiàn)任高密市消防救援大隊大隊長,他用忠誠奉獻譜寫生命贊歌。
2018年8月18日,受臺風“溫比亞”過境影響,濰坊全境出現(xiàn)強降雨天氣。作為抗洪救災指揮部成員,為最大限度掌握實際情況,婁磊磊每天都到各排水點和清淤點進行巡查,為前方指揮部提供決策依據(jù)。因為各點分散、積水嚴重,車輛無法進入,他就每天步行10多公里協(xié)調(diào)調(diào)度險情處置和戰(zhàn)勤保障等情況,直到圓滿完成任務。
生命至上,人民至上,活出一份真心,綻放自己的光芒,他們用奮斗筑芳華,書寫不悔人生。
用生命影響生命,
讓星火燎原更好濰坊
大美震撼心靈,大愛感動濰坊。
“我在濰坊生活了40多年,是濰坊養(yǎng)育和成就了我,我雖然不是濰坊人,但濰坊是我的第二故鄉(xiāng),我覺得我有這份責任和使命,來挖掘和弘揚陳介祺金石文化。”陳介祺研究會黨支部書記陳新有一個夢想,將濰坊打造成國內(nèi)外金石篆刻家和廣大金石愛好者的心馳神往之地,用金石文化的力量推動更好濰坊建設,將更好濰坊推向世界。
一座萬印樓,見證了金石文化的薪火相傳。47年扎根,歷十載奔走,陳新讓濰坊這座城市的“金石之都”“國際金石圣地”的文化地位重煥榮光。如今,濰坊已連續(xù)舉辦了4屆陳介祺藝術節(jié)和6屆陳介祺金石文化周,已成為國際金石文化聚集高地和交流中心。2023年10月22日,當代“萬印樓”正式揭幕。
“一個人富了不是富,全村富了才是富。”今年73歲的鄭和平是得利斯集團創(chuàng)始人、得利斯集團股權(quán)管理董事會董事長,沐浴著改革開放的第一縷春風,上世紀80年代、從創(chuàng)辦面粉廠起步,到屠宰冷藏加工廠,再到得利斯集團,他在濰坊這片沃土上扎根創(chuàng)業(yè)。成功后,鄭和平不忘回報社會,帶動村民共同致富,讓村民從農(nóng)民變成產(chǎn)業(yè)工人,實實在在地享受鄉(xiāng)村振興帶來的豐碩成果。
“從春天的故事到‘諸城模式’,厚道儒商從不辜負時代重托。身在隴畝,心系國之大者,你用良心守護中國人的餐桌,胸懷報國宏愿,匠造希望田野,你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(fā)展偉業(yè),讓企業(yè)家精神挺起城市脊梁,奏響時代強音。”這段頒獎辭,鄭和平受之無愧。
心之所向,無問西東。他們用行動丈量責任與擔當,心鑄生命之光,一束光點亮另一束光,這光能穿透黑暗,這光能溫暖人間,當微光聚合,亮起的將是一片璀璨的星空。
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: 劉杰/文 王曉光/圖
責任編輯:龐珂
一審:龐珂 二審:李倩 三審:馬慧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