濰坊日報社濰坊融媒訊 展開地圖,濰坊北部萊州灣就像一個“聚寶盆”,這里擁有豐富的地下鹵水資源,孕育出了如雪花凌霜般晶瑩剔透的獨特海鹽產品——鹽之花。9月9日,記者來到濰坊壽光市羊口鎮(zhèn)山東夙沙高科生物有限公司,探尋如何創(chuàng)新制鹽技藝讓鹽之花“綻放”。
夙沙氏國家非遺創(chuàng)新基地
鹽之花是朵什么“花”?為何能夠“按克賣”?山東夙沙高科生物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田萍介紹,鹽之花是一種近年來在高端餐飲中備受推崇的調料,在傳統(tǒng)的制鹽工藝中,它的產量稀少,是名副其實的“鹽中貴族”。
山東夙沙高科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鹽之花
“鹽之花由于重量極輕會漂浮在鹽水的表面,即鹵水與空氣接觸的那薄薄層面。”田萍說,鹽之花結晶的形狀為中空的倒金字塔型,不含有海鹽中的沉積粒子,所以才會呈現(xiàn)出晶瑩剔透的雪白色。山東夙沙高科生物有限公司在生產鹽之花的過程中,通過嚴格控制鹵水的溫度、風速等關鍵因素,使得生產出的鹽之花兼有雪花般美麗的外觀和獨特的酥脆口感。
鹽之花嘗起來與普通的食用鹽有何不同?田萍介紹,與普通食鹽99%的成分是氯化鈉不同,他們生產的鹽之花有90%的成分是氯化鈉,剩下的10%為鍶、鈣、鎂等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等,使其呈現(xiàn)出與眾不同的特征和風味。
山東夙沙高科生物有限公司生產的貢鹽禮盒
小小一粒鹽,也可以翻出多種新花樣。在夙沙氏國家非遺創(chuàng)新基地展館內,記者看到這里陳列展示著電解質水、健康鹽及衍生產品、海洋礦物質濃縮液等多款專利產品。除了種類繁多的海鹽制品,展廳內尤為引人注目的是約高2米的鹽宗夙沙氏鹽雕。
夙沙氏國家非遺創(chuàng)新基地展館內的夙沙氏鹽雕
“古有夙沙氏煮海為鹽,今有‘水鹽分離’新技藝制鹽。”田萍說,傳統(tǒng)灘涂曬鹽對氣候有嚴重依賴性,基本是靠天吃飯。山東夙沙高科生物有限公司在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“鹵水制鹽技藝”的基礎上,保持鹵水制鹽技藝核心技術“提鹵—制鹵—結晶—收鹽”不變,進一步開發(fā)從地下鹵水中高效分離“鹽和水”的新技藝,使現(xiàn)代化生產裝置和熱能替代傳統(tǒng)灘田,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,節(jié)省了大量的土地資源。
田萍介紹,新技藝帶動海鹽生產從曬鹽到工廠化產鹽的升級轉型,形成高效、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綠色鹽業(yè)新模式,且每產1萬噸鹽可釋放1平方公里的土地,具有顯著的經濟及社會效益。
千灶煮海凝玉屑,萬畦納潮起雪山。放眼萊州灣畔一望無際的鹽田,在陽光照耀下五光十色、熠熠生輝,那銀光閃爍著的正是新時代“煮鹽人”的夢。
濰坊日報社全媒體記者: 王魯萍/文圖
責任編輯:聶臻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