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濰坊新聞網(wǎng) > 史海鉤沉
來源:濰坊新聞網(wǎng) 發(fā)布時間:2024-11-08 10:20:20
尋訪營陵古城
◎趙公友 文/圖
營陵古城是什么地方?
據(jù)史書記載,周武王十三年(公元前1122年),武王“封尚父于營丘,曰齊”。營丘即古時的營陵,尚父即后人熟知的姜太公。姜太公以營丘(今昌樂縣營丘)建都立國,成為周代齊國的第一任國君。
《太平寰宇記》記載:“昌樂東南五十里營丘,本夏邑,商以前故國。當少昊時,有爽鳩氏;虞夏時有季則;湯時有逄伯陵,周以封太公于營丘。”在多部史書中,姜太公治所營丘都有文字記載。姜太公治齊,延及子孫六世一直以營丘為都城,后遷都薄姑(今山東博興東南),最后定都臨淄。
白浪河的靈秀,浮煙山的敦厚,瑞氣祥聚,太公受封營陵古城,以胸懷、智慧和勇氣,書寫了一段宛如盤古開天的立國傳奇。
太公祠
流芳千古姜太公
姜太公,名望,字子牙。初到齊地,面對來自東夷部落的挑釁和文化沖擊,他與時俱進,因地制宜采取了“三大國策”,很快就穩(wěn)定了局勢,奠定了齊國富強的基礎(chǔ)。一是針對厚重的東夷文化與風俗,修明政治,采取“因其俗,簡其理”的政策,尊重、沿襲東夷文化和風俗,將周朝禮制中的繁文縟節(jié)予以簡化。二是針對封地多為鹽堿地,不利耕種的情況,因地制宜地推行“通商工之業(yè),便魚鹽之利”政策,大量種植桑麻等作物,借以發(fā)展養(yǎng)蠶、紡織業(yè)。又因瀕臨大海,得以發(fā)展?jié)O業(yè)和鹽業(yè),并大力發(fā)展商業(yè)和手工業(yè)。這一商業(yè)思想,對手工業(yè)技術(shù)進步、商業(yè)繁榮等有著直接影響。三是為吸引人才,獎勵有功之士,實行“舉賢而上功”的政策,讓真正有才能的人脫穎而出,吸引更多的人才涌入齊國,為齊國的治理和發(fā)展注入活力。姜太公通過因俗簡禮、商工立國、尊賢尚功三大國策,使齊國在各大封國中率先強盛起來。
《左傳》曰:“為之歌齊,曰‘美哉,泱泱乎,大風也哉!表東海者,其大公乎!國未可量也。’”足顯氣勢恢宏,大國風范。泱泱齊風,在歷史長河中續(xù)寫出了輝煌的篇章!
姜太公在輔佐周王室時創(chuàng)造了許多用兵計謀,另外,他還留給后世博大精深的思想和自成體系的齊文化,姜太公堪稱“百家宗師”和“齊文化奠基人”。
初識太公文化村
昌樂縣城東南五十華里處的營丘鎮(zhèn)古城村,歷史悠久,文脈綿延,太公文化底蘊深厚,且是營陵古城遺址所在。
西周初年,姜太公被封齊國首任國君于此,春秋時期稱緣陵,到西漢時稱營陵。漢高祖十一年(公元前196年),與劉邦同族且是遠房堂兄弟的劉澤,因功受封為營陵侯,營陵成為營陵侯都城,為北??ぶ嗡1饼R撤銷,隋復(fù)置,改稱營丘,唐武德八年(625年)復(fù)撤。宋、元、明、清,改稱昌樂至今。
國慶小長假期間,我啟程尋訪營陵古城,以了卻自己的心愿。風和日麗,秋高氣爽,隨著節(jié)日的車流出了城區(qū),便直奔古城。
“齊國始封之城、姜太公故里、齊文化發(fā)源地”的名片,為古城村的發(fā)展注入了靈魂。村莊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,交通便利,民風淳樸。寬敞的街道、潔凈的農(nóng)房、整齊的綠化、清新的空氣,風景如畫,處處生機勃勃。街巷的墻壁上,姜太公垂釣、指揮作戰(zhàn)的壁畫隨處可見,洋溢著太公文化的氛圍。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,村里有了休閑、觀光、旅游、度假、民宿等項目,有效地帶動了經(jīng)濟發(fā)展,村民的生活水平如芝麻開花節(jié)節(jié)高。
觀瞻太公祠
觀瞻太公祠,是此行的主要目的之一。太公祠靜靜立于村子的西北角,是古城村群眾心中的圣地。最早的太公祠始建于哪一年已無法考證,但在不同時期經(jīng)歷了多次改造和選址重建,最近的一次是1997年。為了保護和傳承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,古城村積極采取措施,群眾自發(fā)捐款,對太公祠修葺一新。太公祠的隸書楹聯(lián)——“護國佑民德厚流光,文韜武略百世永芳”,遒勁端莊,光彩奪目,熠熠生輝。整個院落成方形分布,古樸中透著清新,秋風中透著幾份靜謐。
太公文化節(jié)和太公廟會,吸引著四鄰八鄉(xiāng)的村民。緊鄰太公祠的太公文化廣場,洋溢著“太公文化”的氣息:顯眼位置噴涂姜太公或征戰(zhàn)四方、或悠然垂釣的畫,將人的思緒一下子拉回到久遠的年代。
撫碑思先賢
太公祠大門內(nèi)的右側(cè),幾塊殘存的石碑,一字排開,古樸凝重,沉淀著歲月的滄桑,在嵌刻的字里行間里,記錄著一段段歷史。
在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,素有立碑的習俗,如功德碑、旌表碑、記事碑、紀念碑等。立碑不僅是一種尊重與紀念,也是為了固定一段歷史,給后人提供一個緬懷和追思的依托。撫碑思昔,紀念過往,讓人不忘初心,思考未來。
“太公祠碑”是民間搜集而來的,碑面斑駁,滿是歲月打磨的痕跡。碑身雖保存較為完整,但部分字跡模糊難辨,細細探究,似乎是記錄有關(guān)太公都城遷址的情況。
“漢隱士逄萌墓碑”,據(jù)《昌樂縣志》記載,逄萌墓在縣城東南25公里的營丘古城,具體葬于何處已不可考,現(xiàn)存一墓道殘碑,移于此地。逄萌是北海人,著名的東漢隱士。據(jù)記載他在當?shù)負瓮らL一職時,因聽說王莽為了專權(quán)殺子,認為其有違“三綱”,失望至極,遂將亭長的衣服、帽子掛在城門,帶著家人離去。后人以“掛冠”指辭官,即源出于此。直到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時,幾次召他為官,均遭其拒絕,最后在隱居的嶗山無疾而終。
訪齊國古都城墻遺址
滄海桑田,幾塊古碑,幾段歷史,記錄著古城特有的文化氣韻。
太公祠西鄰是一座呈長條狀的土丘,下面立著寫有“齊國古都城墻遺址”字樣的石碑,要探訪的古城墻就是這段不起眼的土丘。
時光荏苒,斗轉(zhuǎn)星移,城墻大部分被毀。據(jù)研究者推測,此遺址為內(nèi)城(即皇城)墻一角。這幾千年的遺存,依然屹立于今天人們的視野,足以讓到訪者驚艷。
查閱資料,得知以下情況:營陵古城老城墻起源于西周初年,現(xiàn)存有太公古城墻,分為外郭、內(nèi)郭和皇城,外郭約有二十余里,至今仍可考證出四個城門的位置。營陵古城殘存城墻高0.5至0.6米,墻基寬20米左右。城墻的西、北兩面,中間各有一豁口,應(yīng)是城門遺跡。著名考古學家、山東省原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張學海先生,曾到此實地考察,對遺址的保護和利用提出了建設(shè)性意見。
另據(jù)村民介紹,農(nóng)田耕作時,在田間地頭、溝邊崖畔,曾到處可見磚瓦陶瓷碎片。據(jù)說在距地表1.5米左右的深處,有人曾發(fā)現(xiàn)連片的鋪地方磚。已收集到的文物標本有陶片、板瓦、繩紋磚、卷云紋瓦當、青銅鏡及漢罐等。
“傷心秦漢經(jīng)行處,宮闕萬間都做了土。”累累臥石,殘存土丘,叢叢雜草,無序樹木,雖有幾分瑟瑟與悲愴,但古城人沒有停止走向未來的腳步。
太公文化的傳承與弘揚
姜太公為營陵古城奠定了豐厚的文化基礎(chǔ)。作為一域之勝,也是文人們的向往之地。
漢末“建安七子”之一的孔融,曾任北海相,而北??ぶ喂手芳丛诓龢房h營丘鎮(zhèn)。元末明初詩人戴良,曾流寓昌樂,寫有《過營丘》《過營陵》的詩,詩中寫到:“營丘古齊國,綿歷幾千春。軌路偶經(jīng)從,延瞰一悲辛。”“山川無變易,人事有消亡??皣@鷹揚地,都為鹿臥場。故基穿井邑,衰草半濠隍。屬有歸歟嘆,登臨倍感傷。”表達了無盡的感慨。明代昌樂縣令于子仁曾到此訪古探幽,留下了營丘夜雨佳詩:“入夜淋漓雨未休,可憐孤枕臥營丘,當年茅土全歸漢,今日山河不是周。雞唱五更鄉(xiāng)夢斷,鳥啼三月故人愁,今來古往都相似,霸楚強秦枉自謀。”觸景生情,感時嘆世。
姜太公文化,不僅在古城村遺存眾多、翔實豐富,而且還延續(xù)著一些歷史悠久的老手藝,最有代表性的當數(shù)太公神香制作技藝。村民滕木山繼承祖業(yè),17歲時開始學習制香,傳到他已是23代了,制香已經(jīng)30多個年頭。他制作的太公神香美觀大方,香味純正,不易斷、易燃燒,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。“營丘太公香制作技藝”入選濰坊市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項目,滕木山成為濰坊市級非遺文化傳承人。
古城村先后獲得“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”“國家森林鄉(xiāng)村”“山東省文化旅游特色村”等榮譽。這一塊塊“金字招牌”,既得益于先民一脈傳承的太公文化,還得益于當今古城人沒有停止追夢的腳步。
古今交錯,我力求拼起一塊塊歷史遺落的記憶碎片,尋訪古城文化的瑰寶。小小古村,以文賦能,以小博大,成為守正創(chuàng)新的典范。
一方文化,滋潤一方水土;一方水土,孕育一方風情。在太公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中,歷經(jīng)幾千年的古城,已迎來新時代發(fā)展的春天。
責任編輯:平小娜
濰坊日報社主辦 網(wǎng)站備案號:魯ICP備10207392號-1 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070502000004號 新聞許可證編號:37120180034
新聞熱線:0536-8196500 廣告熱線:0536-8196033 郵箱:newswf@126.com 濰坊國際風箏會
版權(quán)所有:濰坊日報社(濰坊報業(yè)集團) 濰坊新聞網(wǎng)絡(luò)傳媒有限公司 ? 2007-2021 網(wǎng)絡(luò)內(nèi)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 “涉互聯(lián)網(wǎng)算法推薦”專項舉報渠道